疣状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武汉国医堂医院

输入您的电话,专家将在1分钟内给您回电

    疣状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 VG)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旧称为痘疹性胃炎等,国内一般称为疣状胃炎。推荐阅读:养胃

    报道检出率为1.22——3.3%,其发病机理及病因目前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也不统一。下面国医堂医院胃肠专家详细解答一下关于疣状胃炎与胃癌的关糸

    目前认为疣状胃炎有癌变的倾向,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学者提出疣状胃炎→增生→癌变学说。姚忆蓉等观察了82例次疣状胃炎,首次内镜病灶处活检的病理学基本特征为:幽门腺和小凹上皮的增生,假幽门腺化生。粘膜呈急慢性炎症,粘膜肌向固有层插入。另见肠化生11例(13.41%);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17.07),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3.66%),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1.22%)。随访1——5年不等,4例发现癌变(占4.88%),癌变的时间为1——3年不等(平均21月),均发生于原发病灶上。手术病理证实为粘膜内腺癌。推荐阅读:胃出血

    HP感染为疣状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证实HP为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主要启动因子。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经历HP感染→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此过程大约需要16——24年。HP在这一过程中启动慢性胃炎,其持续感染引起和促进萎缩和化生的发生和发展,即HP作用于癌变过程和起始阶段。最新研究表明,cagA和vacA基因是HP毒力大小的标志,感染cagA阳性菌株的患者发生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相对危险度比阴性者高,且易发生发肠型胃癌。HP感染病人胃粘膜同时存在细胞凋亡增加的上皮高增殖状态,HP被根除后细胞凋亡及上皮高增殖均恢复正常。

    以上是国医堂医院胃肠诊疗中心专家介绍有关于疣状胃炎与胃癌的关糸,想更多的了解疣状胃炎可以点击专家在线咨询。

快速预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