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武汉国医堂医院的专家说: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基本上局限在黏膜层,因此严格地讲应称之为“慢性胃黏膜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炎性病变仅累及胃黏膜的浅层,但亦可累及深层。下面武汉国医堂医院的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浅表性胃炎在中医角度方面怎么看待的?
浅表性胃炎中医认识:
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年老体弱,中气久虚;或饥饱不匀,或食生冷硬物,或肥甘厚味不节,或病中过用寒凉克伐之,重耗脾胃之气;或病后胃气未复,皆能导致胃纳呆钝,脾胃失健,而为胃脘疼痛、窒息痞满、纳差、乏力诸证。
饮食不节: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共主受纳、腐熟水谷和运化输布水液精微之功。饮食不当、节制失度,极易损伤脾胃。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壅塞呆滞脾胃;或过食生冷,寒积胃脘,败伤中阳,气血凝滞;或恣食肥甘厚味,烈酒浊乳,湿热中阻均可使脾胃纳化升降失常,从而引发胃脘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诸证。
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均可内犯脾胃,损及功能而引发本病,尤以寒、湿、燥三邪为甚。感受寒邪或饮食生冷,可致寒犯胃脘,中阳不振出现胃痛喜暖、恶心呕吐及腹泻诸证。湿邪黏腻,呆滞脾胃,壅塞气机可现腹胀、痞满诸证;燥邪入里,灼恋胃阴,可现胃脘隐痛、口干、便秘等胃热阴亏之证。
七情失和:情志太过,久而不解,均可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气血壅而不行,出现肝胃不和之证;肝气久郁,化而为火,火灼胃阴,可出现胃脘隐隐灼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等胃阴不足之证;由于气血相依,气滞日久,可致瘀血产生,瘀阻络脉,可出现血瘀胃痛,并可见吐血、便血等证。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如何认识浅表性胃炎的相关介绍,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科温馨提醒:由于浅表性胃炎发病原因复杂多变,需得到及时救治,因此应注意如果发生以上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切勿耽误治疗时机。关于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如果您还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您想要进一步的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咨询我院的在线专家,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