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武汉国医堂医院

输入您的电话,专家将在1分钟内给您回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依据地理、时令和种族,有不同的发病率。欧美国家较高,约为2.5~8.8‰,亚洲地区相对较低,我国发病率为3‰。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约4~5∶1,甚至高达9∶1。多见于第一胎,占总病例数的40~60%。如何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呢?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专家告诉您!

   武汉胃肠专家介绍,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见到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吐等三项主要征象,诊断即可确定。其中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触及幽门肿块。如未能触及肿块,则可进行实时超声检查或钡餐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一、超声检查 反映幽门肿块的三项指标的诊断标准是幽门肌层厚度≥4mm,幽门管长度≥18mm,幽门管直径>15mm。有人提出的狭窄指数大于50%作为诊断标准。并可注意观察幽门管的开闭和食物通过情况,有人发现少数病例幽门管开放正常:称为非梗阻性幽门肥厚,随访观察肿块逐渐消失。
    二、钡餐检查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1cm)和狭细(<0.2cm)。另可见胃扩张,胃蠕动增强,幽门口关闭呈“鸟喙状”,胃排空延迟等征象。有人随访复查幽门肌切开术后的病例,这种征象尚见持续数天,以后幽门管逐渐变短而宽,也许不能回复至正常状态。在检查后须经胃管吸出钡剂,并用温盐水洗胃,以免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相关阅读:幽门梗阻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武汉国医堂医院作为国家重点胃肠专科医院,中国卫生部第一家研究和治疗胃肠病的重点建设中心,作为百姓值得信赖的部队医院,武汉国医堂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服务水准为百姓健康做好保障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和治疗信息。

快速预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