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研究学说,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尤其是年轻人,此病是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的,常伴有嗳气、反酸、灼热、嘈杂等感觉,那么有人了解它的病因学说呢?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研究学说
1.消化学说:胃液量增加,酸度增高及胃蛋白酶增加,促使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出现“自体消化”,形成溃疡。
2.创伤学说:机械、温热与化学的作用,如食物粗糙、辛辣、过酸、烟酒长期刺激等均可造成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发性损伤而形成溃疡。
3.炎症学说:有的人研究表明,在10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中,可同时见到十二指肠粘膜的炎症性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溃疡之前,从单纯的、浅表的炎症性粘膜糜烂,直至溃疡形成。
4.血管学说:当胃肠血管有病变时,可使局部粘膜缺血、坏死,部分粘膜被消化吸收而形成溃疡。
5.中毒学说:当血中碱贮备减少,引起酸中毒,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胃酸分泌增加,血液循环障碍,粘膜发生缺血坏死而形成溃疡。但并未能证实凡有溃疡病变者都有酸中毒存在。
6.反射和植物神经学说:实验证明,中枢性损伤所引起的溃疡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7.碱学说:有人认为本病患者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使乙酰胆碱增多,亦有人认为组织胺增加,均可造成肠壁毛细血管长期扩张瘀血,以致肠壁糜烂坏死而形成溃疡。
8.内脏学说:大脑皮层活动障碍,使皮层与皮层下部的正常关系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而形成溃疡。
9.泌学说:内分泌的改变能影响胃液分泌。当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脑垂体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以致溃疡形成。其它如脑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的肿瘤及胰腺非β细胞瘤等,常伴发溃疡病,均说明溃疡的形成与内分泌水平过高有关。
10.缺乏学说:维生素C缺乏可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受到损害,抵抗力减低而形成溃疡。也有人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维生素A、B族、K等都缺乏。因此有人认为维生素缺乏是溃疡发生的病因。
11.体质学说:无力型体质常伴有营养缺乏,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抵抗力低下而易发生溃疡。但超力型体质也有发生溃疡者。
12.遗传学说:有人统计15%—25%的消化性溃疡与遗传有关。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研究学说,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此病症表现,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便及早康复。详情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