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俗话说“三分吃药,七分养”,这句话对于胃病病人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调养呢?主要包括下述三方面。
精神心理上的调养。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精神不愉快时,会“茶不思,饭不香”,这是因为精神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大脑及内分泌活动,进而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现代医学非常重视“精神内分泌学说”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精神因素不仅对胃肠道有影响,而且对人体其他脏器也有影响。所以说,注意精神卫生很重要。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即使遇到烦恼的事情,应尽快的调整过来。加强自身的改造,以适应生存的需要。使自身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这样可以心态平衡,使中枢神经和器官功能处于和谐状态。另外,对待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些人本来所患疾病并不严重,但是整日忧心重重,甚至找一些医书查看,感到很多疾病的症状自己身上都有,四处求医,频繁换药,效果不佳,更加烦恼,认为自己患了重病,为此而抑郁、焦虑、失眠等,使躯体处于恶性循环中。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一旦感觉身体不舒服,应到正规的医院就医,认真检查,规范用药,不要频繁换药,因为任何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任何疾病的治愈需要一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不要有心理负担。
饮食上的调养。概括起来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胃病的食物疗法两大方面。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①饮食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因为过饥过饱可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应以少食多餐为宜。②进食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因为唾液中含有消化酶,有利于消化。③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油炸、过咸、过烫、过凉、过甜食品以及浓茶和咖啡对胃炎病人都不适宜使用。④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习惯。酗酒对胃黏膜的损伤是很严重的,尤其是长期酗酒的人,使胃黏膜反复受损伤,很容易患胃炎、食道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服用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2)慢性胃炎的饮食疗法:慢性胃炎的食谱应以清淡、松软、富含营养、易于消化、无刺激性为原则。主食以面食、软饭、米粥及面汤为主,副食可以选用新鲜的蔬菜、瘦肉、鱼、鸡蛋、鲜奶以及肉汤、鱼汤等,肥肉、粗纤维的蔬菜不宜食用。烹调上采用蒸、煮、焖及滑炒、软炒的方法,烧煮的食物柔软易消化。至于水果类食品,过甜过酸的水果不宜食用,大多数病人在胃病活动期食用水果后胃部不适加重,可以不吃或少吃,也可以将水果煮过后食用。总之,在易于消化、无刺激性并且营养全面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安排食谱。
除此之外,病人应了解一些食物所具有的药性作用,在菜肴上合理选用,通过饮食调养,结合药物治疗,对胃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书籍很多,这里仅作简述。
①调补脾胃的食物:白山药(俗称的麻山药)、大枣、猪肚、香菇等具有调和补益,加强脾胃功能的作用。
②疏导理气作用的食物:慢性胃炎病人常有气机不畅,表现为腹胀、吸气、嘈杂、恶心等症状,饮食上宜多食用香菜、萝卜、苦瓜、橘皮等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的食物。
③凉润养胃的食物:中医理论认为胃喜和降凉润,饮食中注意食用苦瓜、百合、萝卜、白菜、猴头菇、海带等,以凉润养胃,促进和通,有助于促进炎性病变消退。
病人看完病后常常问医生“这病需要忌口吗?”关于慢性胃炎的“忌口”问题,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不要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外,无需忌口,而且应在易消化的前提下,饮食多样化,营养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物不能与某些食物同服,如服用药物丽珠得乐时忌服碳酸类饮料,而且服药前后半小时不能喝牛奶。这些问题只要查看药品说明书即可。
运动上的调养。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不需要长期完全休息,可以从事一些轻、中度体力工作,最好工作和生活不要太紧张。同时适当、科学的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
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一般说来慢性胃炎病人宜进行轻缓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徒手操最好,还可以慢跑、散步等,不宜搞剧烈运动。一次运动时间不宜过久,每天能有1—2小时的运动时间就可以了。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安排,但要掌握运动后不宜马上吃饭,饭后也不宜马上活动,应在饭后30分钟以后再开始运动。运动量的掌握,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运动量不宜统一限定,应因人而异。以运动后次日无疲劳感、精神饱满、心情愉快、食欲好为适度。运动后不要吃凉食或凉饮、运动刚完后,由于体温升高,大量流汗,很想吃凉食,有些病人为了一时的痛快进食大量的凉饮或凉食,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运动后进食凉食可使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供给胃肠道的血液减少,引起消化功能减退,并且太凉的食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导致腹痛、腹泻。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稍休息一会儿,喝一些温开水,大约半小时后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