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胃肠道粘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病变深达粘膜肌层,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内。其中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duodenal ulcer, DU)最常见,所以消化性溃疡, 一般是指GU和DU。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对于胃溃疡,两者之比是3:1。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为什么会得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引起消化道溃疡的病因较多,但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资料显示,在胃溃疡中Hp的检出率为70%~90%,在十二指肠溃病中Hp的检出率高达95%~100%。同时大约1∕6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病。
2、胃酸过多
著名胃肠病学家斯瓦茨有一句名言——“无酸无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3、药物因素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以及止痛药(芬必得、英太清等)、抗凝药(波立维、泰嘉、华法林等)、激素会造成溃疡,特别是阿司匹林。
4、饮食因素
喜欢浓茶、咖啡、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可影响胃酸的分泌,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5、吸烟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损伤胃黏膜,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会增加91.5%的胃酸分泌,长期大量吸烟不仅不利于溃疡的愈合,亦可致其复发。
6、饮酒
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黏膜也有直接损伤作用。
7、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可增加胃酸的分泌,还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引起溃疡病。
8、其他
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自身免疫疾病、胃十二指肠反流等也可能与消化道溃疡发生有关。
消化道溃疡的防治
1、饮食。规律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硬、油腻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饮料,戒烟酒。
2、心情调节。调整心情,解除心理负担,缓解焦虑;
3、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正规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4、药物预防。如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在好发季节(如秋冬交替、冬春交替时)可预防性应用抑酸剂PPI类或胃粘膜保护剂。
5、避免药物损害。不用或少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止痛药物及激素药物。
6、正规药物治疗。胃溃疡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 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抗酸类药物宜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服用。
7、注意复查胃镜。胃溃疡有癌变可能,停药者最好每年复查一次胃镜,胃溃疡患者年龄大于40岁须每半年复查一次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