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1)药物治疗
主要治疗原则是中和胆汁酸、促进胃排空、增强胃肠动力和保护胃黏膜[3],药物主要是运用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4]
(2)日常调理
①因焦虑情绪易诱发胆汁反流,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尤其是女性患者,合理调适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以缓解生活及工作压力;
②由于老年人发生胆汁反流的概率更大,故平时更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稍有不适需及时就诊,定期检查。
③油腻食物易刺激胆汁分泌,加重病情;故应减少油腻、油炸食品的摄入;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三餐尽量做到定时定量,饮食规律;其他食物可适量吃一些,若食用某些食物后自觉胃部不适,应注意调整饮食;
④戒烟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嗜食肥甘油腻者越来越多,过食肥甘酒浆,停滞脾胃,可导致湿热内生;再加上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易致气机郁结不畅,气郁化火,上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故本病多以肝气郁滞为本,胆胃郁热为标。其基本病机以胆热挟胃气上逆为主[5]。
基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症状,并通过对2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干预与跟踪随访,我们根据中医诊断标准,总结出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中医7个证型: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胆热犯胃、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和寒热错杂。其中,(肝)胆热犯胃所占比例最高,约占45.0%,其次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和胃阴不足证。
(1)肝胃气滞证
症状:脘腹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烧心,咽部堵塞感。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香苏散合四逆散
(2)胆热犯胃证
症状:胃脘灼热,或疼痛,口中异味,口苦咽干,反酸,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方药:柴芩温胆汤合小承气汤
(3)脾胃湿热证
症状:胃脘痞胀或疼痛,口苦口臭,恶心或呕吐,大便粘滞或稀溏,舌质红苔黄厚或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方药:连朴饮加减
(4)脾胃虚弱证
症状:胃脘胀满或隐痛,喜按或喜暖,食少纳呆,食后脘闷,乏力,大便稀溏。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5)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脘灼痛,饥不欲食或嘈杂,舌红少津,苔少。
治法:养阴健脾,益胃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6)肝胃郁热证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
治法:清肝泻热,和胃止痛
方药:实痞通合小柴胡汤或蒿芩清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