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粥一饭,长寿不难。”这句谚语在很多地方广为流传。这种“早晚喝粥,中午吃饭”的饮食模式,在国内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和江苏如皋,早已成为当地人万古不变的养生妙招。许多老人通过早晚喝粥,甚至治好了胃痛、失眠和便秘的毛病。
“两粥一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早晚喝粥。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生活在如皋和巴马的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喝粥。即使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如今,当地人早晚仍然是准备一锅热腾腾的大米粥或玉米面粥,外加包子等主食。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告诉记者,早晨是脾胃值班的时间,此时喝粥养的是胃;而傍晚(17—19点)是“肾经当令”,此时喝粥,补肾事半功倍。早晨胃经过一夜蠕动,需要水分和营养,而粥比较柔腻细致,不会对肠胃造成伤害。此外,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傍晚喝粥,可起到补肾益精的作用。
杨力建议,中老年人早上可以喝点杂粮粥,能提神养气;养胃的话,山药粥最好。晚上喝点甜粥能镇静安神,如百合粥;黑豆粥补肾效果最佳。不过,“两粥一饭”也不用过于刻板,如补钙的老人可把早上的粥换成牛奶。但糖尿病患者不适合经常喝粥。
文章推荐:胃出血症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汉国医堂医院专项建设我省首个名医馆,这里既有博古通今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众多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中青年留洋医学博士。特别邀请原北京301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第六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解放军100医院等等国家重量级医院专家为学术顾问,并专业聘请同济、协和、中南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省内外大型三甲医院且获得“中国名医”资质和荣誉的专家长期坐诊,同时引进在欧美、新加坡、韩国等海外进修学习履历的专家技术人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