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发病机制文献中常用巨大、肥大、增生、大量、息肉样以及水泡样等名词来描写胃黏膜的外观。病变可以是局限的,也可以是广泛的。一般常累及的部位为胃的泌酸区即胃底胃体的泌酸黏膜,但也可累及胃窦,甚至十二指肠近端。胃柔软光滑,有大而肿胀无弹力的皱襞。由深沟分开。
肥大皱襞可达1。5cm宽,3~4cm高。胃的重量可增加到1200g。大部切除的胃常重于500g。巨大皱襞多在大弯,有的广泛有的局限,与正常黏膜连接可以是突然的,也可以是逐渐的。黏膜表面有渗出或糜烂。呈结节样或息肉样外观。常因大量黏液覆盖而看不清楚。
显微镜下所见主要是表层上皮的增生,使腺窝明显的延长和屈曲。伴随皱襞明显的增生,黏膜向上发生叠褶并将黏膜肌及血管也同时带入。两皱襞之间的基底黏膜可以正常也可能变薄。
胃底腺长而直。壁细胞外观正常并分布在某些区域,但在其他部位可见腺囊性扩张,并有多数分泌黏液的细胞。在整个黏膜中黏液细胞约占1/3。严重者腺管全部变成腺窝。囊可穿透黏膜肌而至黏膜下层。黏膜的变化很像慢性膀胱炎的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