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武汉国医堂医院的专家提醒说:平时大多数人常感到有一股“酸气”从口腔涌出,甚至酸水直冲喉部、口腔。医学上通常称这种现象在为“泛酸”,中医称“吞酸”、“吐酸”。下面武汉国医堂医院的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医如何认识胃酸。
泛吐酸水之症,其病在胃,与肝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肝胃不和型疾患。本证多由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而发病,其中有偏热、偏寒之不同,有兼痰、湿、食之异。总之寒、热、痰、湿、食均可致酸而发本证,在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多见郁热致酸。
泛酸的主要原因为:①七情失和,郁怒伤肝,肝之疏泄条达被遏,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而致暖气吐酸;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聚酿而成酸。②饮食失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煎炸食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或食物不消化,胃气不和而发吐酸。③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食积停滞,而致嗳气泛酸。
热证吐酸多因情志失和、肝气内郁而致。故患者临床多见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兼食积则大便臭秽;兼痰蚀则胃脘饱满,呕恶。湿热者,多由湿留脾胃蒸郁积,积而化热所引起,症见吐酸水而心烦,口苦咽干,舌苔白而黏腻,脉弦数。治当清热燥湿。
寒证吐酸多由脾胃素虚,或饮食生冷,或寒邪犯胃,致中阳受伤而引发。故患者临床多见时吐酸水,喜唾涎沫,喜热饮,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寒湿者,多由脾气中阳不振、湿滞生寒而引起,症见口吐酸水而清稀,嗳气,腹胀,食呆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缓。治当温中散寒,理气燥湿。本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并不常见。
以上就是武汉国医堂医院专家对“中医是如何认识胃酸”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胃酸的病因症状肯定都会有所了解,胃酸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武汉国医堂医院胃肠诊疗中心特开设在线咨询服务,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提供专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