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等。临床发现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不是都会有心前区绞痛,可能仅仅表现出所谓的“胃痛”或心窝部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治疗时,这些患者往往会强烈要求做胃镜检查,如果不加鉴别,盲目按胃病处理,很容易导致误诊甚至发生意外。患有胃痛不可掉以轻心。
引起胃痛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痛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并未暴饮暴食,但也患胃痛。其实,胃痉挛就和食物没有一点关系,它绝大多数起因于精神原因,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绞痛。
2、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致痛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3、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痛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痛痛。
此外,导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氢氯酸(盐酸),这是工业上用来清洁金属的腐蚀性物质。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
关于胃痛的治疗方面,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胃痛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限于“通”之一法,临证之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病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止痛之后,为巩固疗效,还可加做两种辅助治疗:
1、鼓漱:闭口,用舌沿牙齿边缘左右搅动各24次,然后,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分三口慢慢下咽。此法长练,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2、揉腹:每当饭后,可适当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揉腹。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
经常性的出现胃痛怎么防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应做到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粗硬、酸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