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医堂医院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病症,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位置。发生胃下垂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膈肌悬吊力不足、胃肝、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具体导致胃下垂的因素有哪些由武汉军区医院胃肠诊疗中心的专家来为大家作介绍。
武汉军区医院胃肠诊疗中心的专家表示,凡能影响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比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都有可能导致胃下垂。
胃下垂可以分为先天性原因导致的胃下垂和后天性因素导致的胃下垂。
先天性胃下垂,多见于无力型体形者,他们通常表现为身体瘦弱、胸廓狭小、皮肤苍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者肌肉营养不良、第十肋游离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常会并发其他内脏,如肾、肝、脾等,又叫做全内脏下垂。
后天性胃下垂,一般与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者在大病初愈后出现;也可能是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比如慢性胃炎、猩性溃疡等;腹肌松弛或者腹内压降低,比如妇女多次生育、腹部肿瘤切除,体重突然减轻也会引起胃下垂;另外,胸腔内压增加,如长期咳嗽、闷气等都是导致胃下垂的因素。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什么不适,胃下垂明显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腹部不适、饱胀重坠感、每顿饭后站立或者劳累后症状加重,通常伴随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如果是胃下垂严重的患者,会同时出现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